中新财经5月8日电 (记者 李金磊)截至5月6日,据中新财经统计,除了吉林之外,已经有30个省份公布了2021年人口数据。各省份人口版图,发生了哪些变化呢?
多个省份常住人口负增长
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,比上年末仅增加48万人。
从地方层面来看,不少省份的常住人口已经出现了负增长。从公开人口变动情况的省份来看,黑龙江、河北、甘肃、内蒙古、北京、贵州、陕西、山西、江西等地常住人口有所减少。
中新财经 制图
其中,黑龙江2021年末常住总人口3125.0万人,比上年减少46.0万人;河北减少16万人,甘肃减少11万人,内蒙古减少2.83万人,北京减少0.4万人,贵州减少6万人,陕西减少1万人,山西减少10.02万人,江西减少1.46万人。
江西省统计局分析指出,全省人口总量下降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:一是出生人口下降。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37.70万人,比2020年的42.74万人减少5.04万人,出生人口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低于40万人。出生人口下降主要是受婚育年龄推迟、“二孩政策”效应减弱、“三孩政策”还未显现等因素影响;二是人口净流出规模继续扩大。
10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
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,至少已经有10个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,包括黑龙江、辽宁、重庆、内蒙古、湖南、湖北、上海、江苏、河北和山西。
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(通常为一年)人口自然增加数(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)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(或期中人数)之比,用千分率表示。人口自然增长率=人口出生率-人口死亡率。
多个省份自然增长率是多年来首次转负。其中,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- 1.12‰,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,江苏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。
从全国来看,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.34‰,比2020年下降1.11个千分点。国家统计局分析,人口增长持续放缓是由于出生人口继续减少,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。一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。2021年15—49岁育龄妇女比2020年减少约500万人,其中21—35岁育龄妇女减少约300万人。二是生育水平继续下降。受生育观念转变、初婚初育年龄推迟(10年推迟约2岁)等多方面的影响,2021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继续下降。
资料图。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
东北地区是人口自然增长率“洼地”
黑龙江、辽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,黑龙江人口出生率为3.59‰,死亡率为8.70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为-5.11‰。辽宁全年出生人口20.0万人,出生率4.71‰;死亡人口37.7万人,死亡率8.89‰;人口自然增长率-4.18‰。
评论列表 (1条)
2022-05-19 00:19:33
皇冠足球app看完了,还有吗